课程名称(中文)心理教育训练
课程性质 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 技术基础
学时学分:总学时 18 总学分 1 实验学时 18 实验学分 2
应开实验学期 二~三 年级 三~五 学期
先修课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公共课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将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主要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以及甄别这些问题的心理学方法。第二个层次,教师主持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培养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第三个层次,学生主持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师范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经过多层次,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心理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2.能使用恰当的心理学方法(观察、会谈和问卷法)甄别和诊断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3.掌握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施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应的设计思想,并能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预防和矫正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心理教育训练》是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公共课之后开设的心理健康教学能力培养课程,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可作为所有师范生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课程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学会科学评估和判断中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各种方法,学会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活
动以及设计简单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方案。
三.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的师范生;
四.主要仪器设备:
团体辅导活动室。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培训活动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活动守则及安全制度等。
2.该课以团体辅导活动为主,团体活动需要的器材、资料教师会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务必课前准备好所有器材和资料。
3.活动15-25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合作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4.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培训活动中按要求做好学生的参与情况及结果记录。
六.考核与报告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90%。
每个辅导活动,主动担当团体辅导活动主持人占5分,总结辅导活动报告5分。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量化标准详见有关规定。
七.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序 号 | 实验名称 | 内容提要 | 实验 学时 | 每组 人数 | 实验 属性 | 开出 要求 |
1 | 中小学生自我认识辅导 | 1. 了解自我认识以及识别中小学生常见的自我认识问题 2. 自我认识评估方法训练 3. 自我认识辅导综合训练 | 3 | 15 -25 | 综合 | 必做 |
2 |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辅导 | 1. 了解学习动机及其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识别中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动机问题 2. 学习动机评估方法训练 3. 学习动机综合训练 | 3 | 15 -25 | 综合 | 必做 |
3 |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辅导 | 1. 了解情绪调节以及识别中小学生常见的情绪调节问题 2. 情绪调节评估方法训练 3.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辅导 | 3 | 15 -25 | 综合 | 必做 |
4 | 中小学生意志力辅导 | 1. 了解意志力与意志力辅导,识别中小学生常见意志力问题 2. 意志力辅导评估方法训练 3. 意志力辅导综合训练 | 3 | 15 -25 | 综合 | 必做 |
5 | 中小学生同伴交往辅导 | 1. 认识同伴交往及其重要性以及 识别同伴交往常见问题 2. 同伴交往问题评估方法训练 3. 同伴交往辅导综合训练 | 3 | 15 -25 | 综合 | 必做 |
6 | 中小学生问题行为辅导 | 1. 问题行为的界定以及识别常见的问题行为表现 2. 问题行为的评估 3. 中小学生问题行为辅导 | 3 | 15 -25 | 综合 | 必做 |
八.说明
1.《心理教育训练》的先修课程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已经初步掌握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心理教育训练》课程中提供了很多套团体辅导活动,教师可择优选择,亦可选择教程之外的辅导活动,主旨是能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目的。
3.《心理教育训练》课程附有光盘,提供了许多心理学常用的问卷和量表,需向学生介绍具体使用时要综合不同的方法来实施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断。
4.在《心理教育训练》团体辅导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反省,促进学生本身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九.制定人:张丽
审核人:高雪梅
批准人:赵玉芳
十、制定时间:2011年9月